UDPP - 实时、可靠、便捷的P2P编程网络库
常见的内网IP段有:10.0.0.0/810.0.0.0 - 10.255.255.255172.16.0.0/12172.16.0.0 - 172.31.255.255192.168.0.0/16192.168.0.0 - 192.168.255.255以上三个网段分别属于A、B、C三类IP地址,来自 《RFC 1918》。但是根据 《Reserved IP addresses - Wikip…
网络传输,不是一定要追求到100%最大带宽,我觉得可以平稳维持一定速度范围比最求最大带宽更有意义,所以优化了流控发送的平稳性,在这个版本中,检查旧代码,优化算法让流控发送量越接近当前实际可用带宽,并加入丢包率维度参与到流控中,在0.43版本中还加入了协议层多个小包合并成一个封包进行传输,在频繁的短数据通信方面还是很有意义的,接下来又时间将在0.43版上继续优化
继续优化UDPP流量控制算法,在最大带宽保持和最大带宽探测相对与之前表现都更好,在外网传输测试100M宽带下测得当前调试版本带宽利用率已经和UDX差不多,继续和UDX协议学习,UDX蛮人老大一直是我的引路人
经过2天的调测,UDPP协议修复流控算法一处疏忽导致对带宽估算过大,导致过量的数据发送到链路导致链路拥塞丢包,进入一个恶循环,导致大量重传浪费了大量有效带宽,并且有可能击穿带宽,调整以后外网传输测试基本上可以跑满当前有效带宽